近日,“雙童”樓仲平作為中國隱形冠軍企業代表受邀和中國隱形冠軍研究第一人的鄧地博士及《中外管理》團隊一起前往上海采訪“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教授。據悉,此次西蒙教授訪華是受邀在上海進博會進行分享。借此機會,《中外管理》團隊有幸約到了西蒙教授,并與樓仲平和鄧地博士在他所入住的酒店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采訪!在這次千載難逢的交流中,他們產生了哪些思維碰撞,又有哪些精彩亮點呢?跟著吸管妞一起去看看吧!
為什么偏偏是“雙童”樓仲平?
中國企業千千萬,說到“隱形冠軍”也有不少,可為何此次《中外管理》雜志特別邀請了樓仲平一同前往采訪西蒙教授呢?原來,早在2018年的首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活動中,“雙童”就經過陳春花教授等七位評委專家的評選,從24家優秀企業中脫穎而出,被推選為首批“中國造·隱形冠軍”。除此之外,在西蒙教授最新所著的《隱形冠軍》一書中,“雙童”也作為隱形冠軍企業案例被收錄其中!所以,此次的采訪“隱形冠軍之父”西蒙教授之行,“雙童”樓仲平作為中國隱形冠軍企業代表參與其中,也是再合適不過了!

赫爾曼·西蒙教授為“雙童”代言
https://v.qq.com/x/page/h3019oy3wpv.html
除此之外,西蒙教授還贈送了“雙童”樓仲平一本他親筆簽名的《隱形冠軍》書籍作為紀念!

精彩互動
在這樣一次千載難逢的交流中,西蒙教授是世界級的管理大師,鄧地博士是中國管理學術界大咖,“雙童”樓仲平作為中國隱形冠軍企業界代表,又能與他們碰撞出什么火花呢?從中西方不同的視角出發,“隱形冠軍”這四個字又有何不同的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問: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的《隱形冠軍》一書中,增加了中國隱形冠軍部分,和德國以及日本等其他國家隱形冠軍相比,中國的隱形冠軍呈現出哪些不同呢?
一、成長的速度:德國隱形冠軍公司的成長速度相對于中國來講是比較緩慢的,但從全球視角來講,它仍然是快的。而中國隱形冠軍公司的速度恰恰相反,是非常快的。這其實跟融資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國,不論你們關注的是隱形冠軍公司還是大產業的公司,他們在早期就開始追逐上市,而一旦上市后,它膨脹的速度會非常快。
二、全球化的程度:中國隱形冠軍公司的全球化程度,總體來講是偏低的。而一家德國公司可能有三十、五十甚至一百多個海外子公司,即使他們只是一個中型企業,但對于500強公司來講,德國公司一般在他自己的領域,就已經有全球的品牌和知名度。三、研發人員數量:中國隱形冠軍研發人員的數量非常大,比如說像海康威視這樣的公司就擁有9000個研發人員,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而很多德國隱形冠軍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相對要少很多,整個公司加起來也達不到這么多人,這跟人才的成本和公司的資金有關系。問:對于想成為隱形冠軍的企業而言,他們在剛開始會遇到一個問題:如何去尋找這個利基市場,市場應該細分到什么程度,才能建立起足夠強的護城河?
中國隱形冠軍公司是一個產業有很多個領域,而德國公司是聚焦,做到一個小品類里頭去。所以這對于德國企業來講,未來也許會是一個優勢,因為在一個很小的領域它是最強,如果中國公司不能夠集中全力去攻破某一塊領域的話,那么他還是保持在某一個細分領域的領先。而這本質上在于你如何詮釋專注,聚焦在什么上面。如果你聚焦在某一種特定的客戶需求上面,客戶有欲望和訴求,那么這個東西是不會消失的。
但是特定的技術、特定的產品是有風險的!例如:柯達,人們在拍照片的時候,想要的其實是照片,并不太在乎是膠卷拍的還是數碼拍的。另外,當技術有革命性變化的時候,你如果追逐的是保持你的技術或者特定的產品份額,那么你就失去了下一個浪潮的機會。

在1980年代到1990年,我是德國柯達董事會成員,我把自己的公司定義為一個制造相片的公司。盡管我們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很早就生產了第一代柯達的數碼相機!但由于公司里成千上萬的的員工都依賴于傳統的成像技術,這些人是非常強大的一股勢力,你沒有辦法去掉這些人。因此,柯達里無數的人有若干個理由認為我們的相機更好,成像質量更好,數碼相機就是個補充的產品。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嘗試過多元化來挽救,但是都失敗了!因為我們過去是一個盈利性非常好,非常成功的企業。正因如此,導致我們沒有危機感,覺得很安全,而這恰恰就是最致命的!
由于篇幅所限,無法呈現所有精彩內容,待后續經過整理后,吸管妞也將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通過這兩個半小時的交流互動,雙方對于隱形冠軍話題發表了許多見解,也加深了對彼此的認識。同時,西蒙教授也認為中國隱形冠軍在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